如果衣食无忧、每天和快活的人在一起,谁还去努力奋斗呢。 – by me
从北京回来写下: 在一线城市的优势就是对政策的敏感,能够提早做布局。相比,三四线更多是跟随和被影响。
上层可以很自然向下扩展,但下层很难上去。不论是产品、概念、服务。比如,提到英语培训机构,会想到 新东方,而不会是 钟祥少儿英语。 新东方从北京发展到武汉市自然而然的;但定位在钟祥的少儿英语,甚至不会逆向到荆门。其他包括互联网服务业、造车新势力等等。
起点决定了发展上升空间。
底层会有很多直接面向终端人群的利弊。比如一个家电品牌在某村的供销商,必然跟当地人很熟。只是在中国只要发展到一定阶段,就会碰到“天花板”。造成这些地方(下层)的生意,处于一个“长不大也饿不死”的阶段。
底层的生意也容易受壁垒保护,毕竟除了概念、体制可以低成本渗透,企业运营管理要做到三四线是相当沉重的。所以,三四线可以肆无忌惮地复制品牌,或者同类小生意林立。比如,服装、餐饮等等。
之前考虑,为什么中国没有像Mc Donald’s, Wendy’s的全国连锁店,只看到了模式复制的成本。其实更深应该是两国体制不同。美国整体运营环境较为平坦;而中国是有上下层的。政治模式决定经济模式,所以,美国的品牌容易横向扩展,标准在哪里都可以建立;而中国的品牌都需要从上到下,游戏规则只会在上层建立。
一些不安分的理想青年,大约不想只参与游戏,被割韭菜,所以才要努力在现有的格局上捅窟窿。昌兄说,有朝一日,中国如美国,都是百年老店了,年轻人也就会逆来顺受,接受命运的安排,兴许人生也更轻松。
在三四线做点小生意,不求闻达于诸侯,苟且偷生不好吗? 作为一个无产者,犯不上考虑这些问题。作为有产者,如何保证财产安全,就是底层忧虑的根源。对个人产权缺乏保护是任何奋斗且成功的青年都会担心的。而唯一的途径,就是通过更多途径赚钱,积累财富。雪球越滚越大,像一只无形的鞭子。受益者也许是国家,兴百姓苦,亡百姓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