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五年在哪里

两种思维

不同的思维反映了不同的背景。面对一个商业想法,一个对细节严肃的工程师,首先会估量自己对讨论的领域是否足够熟悉,然后会考虑技术上是否可行。马云说他是阿里巴巴最不懂技术的人,却能够把握大方向;相反往往问题没解决,责怪技术不够的,会陷入用一个技术解决另一个技术的游戏中,而远离了大方向。

张首晟教授有分享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该怎么学习。因为最优秀的书籍也已经多到一个人一辈子都读不完了,所以重要的是抓住道(principle)。举个极端的例子,如果地球毁灭,最后一个人只能带1kb 的信息离开地球,这个信息该是什么,能够保证人类文明不断流。

道与术的例子, 日本远海70公里发生了地震,多久巨浪会到达海岸线?一个细节严苛的学流体力学仿真的研究生,要跑一套cfd程序,考虑近似若干边界初始条件,然后花一两天调试,运行得到结果。而一个有物理常识的人,大概能估计几个跟巨浪速度有关的变量,就可以得到一个近似结果。

我的经验就是太容易过分依赖技术(本质是一种惰性,想回避该用人脑的分析),而忘了新技术的初衷,单纯为了迭代技术本身而发展新技术。世界正在把太多新技术太快速地塞进普通人的视野,不要说思考这些新技术到底意味什么,甚至这些新技术到底将如何产业化,进入普通人的生活都没有清晰。

很长时间,我对工程仿真技术有这样的误区。我已经忽略了cae本身要解决的问题,而只是沉迷在cae技术本身。或者说是,从研究(学生)到商业(职场)的角色没有转变过来。而商业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打穿新技术与产品落地。他/她可以不懂技术的深度,但一定有广度和连结,能觉察到新技术可以在哪里发挥价值。

越来越感受到,思维会决定行为,而具有倾向性的行为会强化思维。一个没有商业经验的且受过高等技能教育的年轻人,会倾向强调技术,放大其重要性,而看不到其在企业经济大方向上的不合理性。比如,工程师倾向使用最新的技术在产品开发中,但企业定位可能是一款廉价快速打入市场的产品。这时候,在工程师看来完美的合理方案,于企业战略就是不合理的。

emerging market

emerging matured
platform start up large business
management new matured
involving multi-role single-role
stability high-risk low-risk
working env shining mediocre
creativity knowledge-based manage-based

由新知识引导的商业创新,比如,生物科技,基因技术,新材料,量子计算,人工智能,核物理等,首先很容易给人带来极大的快感,特别让年轻人欲罢不能, 更吸引投资、社会关注。但是,emerging tech存在周期性:从新技术到产品的会有很长的空窗期。历史上电气时代(1830 - 1860年),在爱迪生开发电灯泡之后,数百家电气公司迅速出现,但20年内大部分被淘汰掉;铁路公司,PC电脑, 汽车制造,消费电子,包括最近的AI、自驾车行业,都体现着emerging market的规律:早期快速极度膨胀,然后几年内极度跌落,再慢慢恢复理性。

经济学上还有一个概念,就是新技术带来的就业远不能弥补旧行业消失造成的失业。时间久了,emerging market也会成为matured market。

团队选择

emerging tech非常强调先发优势。很多新知识引导的商业创新,源自学校研究第一梯队,他们本身就是某项技术的原创团队,具有极强的先发优势,而且因为新知识门槛,被市场快速复制的可能性极低。比如,机器人、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、基因检测、ai等等。

普通人的第一次团队选择,大多是在高校完成的。聪明人跟对了团队,在博士期间就可以引领emerging market。《新资本论》中提到,21世纪,劳动力与资本收益分配是1:7。 稍微感受下,知识经济将明显比资本有更高收益。

如果错过了第一次团队选择,普通人很难有后发优势,没钱没技术。所以,除非对该领域具有极强的认同感,执着的信仰,否则想在创业团队谋一份职业,可能是误判。

现实与认知之间的矛盾,往往反映一个人还没成熟。我的假象包括:创业团队更锻炼人,更吸引眼球,站在风头浪尖上,然而没有一个因素是因为我对该领域的认同感,不过是渴望它附加的虚荣。另外,个人成长动力不该仅源自环境,而必须是内心。环境在满足基本需求后,只叫人不讨厌它了;但爱上它,必须是从心发出的。

普通人的第二次团队选择,大多是在职场完成的。明确自己该要什么,不该要什么,也许对普通人选择matured market更友好。一方面是老生常谈的大企业病:成熟平庸。但是,创新成功并不都是声名噪动,也有闷声发大财。 成熟行业或成熟企业的创新,也许不是产品/技术本身,而在体系和管理。

而在一个成熟行业待不少于5年,才有可能了解系统,接触到管理。写到这里,不由又盘算要不要读MBA了,正好遇到明年经济糟糕。

– 感谢Selena